界面表现是行为层,行为层由心理层决定。回到第一部分提到的用户诉求,诉求的强弱决定了搜索和筛选两个功能点在界面中的比重与布局。
如出行类、问答社区类应用,用户的查看诉求就相对强烈。而微信在即时通讯和搜索两个功能点的权衡,就强调即时聊天而隐藏掉了搜索框。这个典型的例子将搜索功能降弱了一个优先级。分类是一种广义的筛选,像电子商务的分类导航在界面中的比重较高且坐落于界面要紧的地方。
无论是搜索还是筛选,用户无非想要从大量信息中获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只不过结果的细粒度不同,它可以是一类信息,也可以是某一个精确的信息点。因此,两个功能背后用户诉求的细粒度有精确和模糊之别,这决定了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方法,与功能的选择。如想吃 「零食」和想吃「德芙榛仁葡萄干巧克力」就是两个不同细粒度的查看需要。
当想要找的内容明确具体,用户通常通过键入关键字(数据输入)的方法搜索。而当用户游离在模糊的区间时,一般用到筛选功能来聚焦。通过浏览过滤器(Filter)所提供的信息,逐级选择出想要的内容。
从商品的使命来看,两个功能都是为了帮助用户查看。而从信息组织的层级来讲,当商品需要展示无规律性、多而杂的信息时,系统提供搜索功能以供用户迅速触达,检索词由用户指定。
筛选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是浏览的一种方法,当信息有统一且明确的分类时,系统依据适当的分类为用户提供过滤机制,降低眼前可浏览的信息量,让用户在一个或多个条件下逐步获得到想要的信息。
在技术保障的首要条件下,交互设计师可通过以下矩阵的不同维度对两个功能的设计进行预判
网页名字设计商品中,筛选有什么异同